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交流

日期:2015-08-17 来源:上海肯路电子有限公司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已的观点所看到的景物,形成一种对光线方向的称呼。比如把相对方向的光称为逆光,把与视点相同方向的光称为顺光等。

在舞台正面天花板处设置面光投光槽,第一道面光轴线与舞台大幕线形成44°夹角,第二道面光轴线与乐池端点成45°夹角。镜框式舞台多角度切面图如下:

舞台侧视切面图.png

舞台灯光投射方位与投射方法:


一、面光

装在舞台大幕之外观众厅顶部位置。光线从正面投射于台前表演区,照射演员面部的灯位为面光(由台口向观众席顺序为第一道面光和第二道、第三道面光)这种光是均匀的,照射整个舞台的漫射光它可以取得

普遍的亮度,消除画面中容易产生的“死角”,它还可以调整光比,增大或减小反差。以它均衡的作用,避免局部曝光不足,但是这种光尚若不与其它光位的光配合应用的话,则会使影调没有亮度层次和立体感

,从而显得呆板。

二、侧、低位面光(辅助性用光)

在剧场二楼观众席两翼及二楼挑台上临时所装部分组合式灯具,光线从两侧及低位正面投射于舞台表演区,做为面光补充光。

三、耳光

装在舞台大幕之外左右两侧靠近台口位置,光线从侧面投向舞台表演区的灯位,分别称之为左、右耳光(由台口向观众席顺序为第一道耳光和第二道、第三道耳光)。这种光的位置在被照对象的左或右边的侧前

方形成45°,作为舞台前斜侧方向的造型光,用以加强人物和景物的立体感,形成前侧面的照明效果,在作用上一般说来,容易表现被摄对象表面的立体形态和质感。产生较生硬的塑型效果。如果与暗部的光比

适当的配合则又可取得丰润有力的造型作用。

四、顶光

顶光是在大幕后顶部的聚光灯具,一般装在可升降的灯光渡桥及灯光专用吊杆上,主要投射于舞台中部、后部表演区。沿台口大幕向后台顺序安装在吊杆上的灯为一顶光、二顶光、三顶光等。

五、柱光

在舞台台口大幕内两侧,灯具装在“伸缩活动台口”上或装在“立式铁管”、“固定铁架”上,舞台假台口(上片)设有灯光渡桥一道,侧片设有侧光位置(柱光),光线从台口内侧投向表演区,称之为柱光。

主要是弥补面光、耳光的不足。

六、脚光(辅助性用光)

装在大幕外台唇部位的条灯,光线从台板向上投射于演员面部或照明闭幕后的大幕下部的光为脚光。为弥补面光的不足,消除鼻下阴影,也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增强演员的艺术造型弥补顶光、侧光的不足,闭幕

时,射向大幕下方,也可用色光改变大幕的颜色,可以照明演员脸部及服装以增强效果,以低角度近距离投射舞台人物或作为其他造型光的补充的灯光,有意刻画舞台人、物、景等不常见的夸张的影像效果。

七、侧光

在舞台两侧天桥上装的灯,光线自高处两侧方向推动力至舞台上,称之为侧光。天桥是由低向高的顺序称为一道天桥侧光,二道天桥侧光,三道天桥侧光等,

分为左侧光和右侧光。

八、逆光、侧逆光

在演员的上方或后面布光就是逆光,光束落到演员的头部和双肩,可创造一种使演员从其背景中突出来像光环般的效果。其实与观众位置相对的光全称逆光,在180°角上,这种光圈经常用来表现物体或人物的剪

影效果,逆光的一般使用则是勾划轮廓线条,将被摄物体或人物与背景隔离开,造成空间深度感,画面效果显得不呆板,并有生机勃勃的感觉。

十、天、地排光

专门俯射天幕及仰射天幕用的灯具,地排光可用来表现地平线、水平线、日落等,两者通常配合使用,使色彩变化更为丰富。

十一、追光

根据光学成像及变焦原理设计的灯具,具有可改变光圈的大小、色彩、明暗、虚实等功能演出中安装在特制的支架上追随演员移动的同时加强对其照明亮度,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可以设置在演出剧场空间的多种

位置,实现对演员半身、全身、远距离、小范围的局部照明效果,有时也可运用追光表现抽象、虚幻的舞台情节,追光位置可设置在观众席二层正面和两侧处,还可以放在舞台表演区两侧以及后部等造型需要的

位置上。






















分享到:


©2019 上海肯路电子有限公司 沪ICP备13025167号-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